2025年,杭州“六小龙”(深度求索、宇树科技、强脑科技、游戏科学、云深处科技、群核科技)以“黑科技”和前沿技术的突破性表现火出圈,成为新经济领域的现象级存在。
从深度求索的AI大模型到宇树科技的仿生机器人,从强脑科技的脑机接口到游戏科学的3A游戏《黑神话:悟空》,这些企业的崛起不仅引发了资本市场的疯狂追逐,也让我们重新思考:它们的成功究竟是偶然,还是背后隐藏着某种独特的价值创造逻辑?对于这类企业,又该如何进行企业估值?
近日,yl23411永利教授韩洪灵、会计学博士生陈帅弟、会计学硕士生陈淇与浙大管院副教授龚启辉一起,从基本特征与估值逻辑两大维度出发,深度解析杭州“六小龙”的独特价值创造范式,创新性地提出三维动态估值模型。他们认为,在革命性的AI时代,企业估值已不再是简单的财务模型推演,而是技术能力、制度红利与社会预期的动态耦合。
韩洪灵,yl23411永利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技术突破到商业价值的非线性跃迁,杭州“六小龙”的成长范式和估值逻辑与传统科技企业有何不同?
本期【“浙”里洞见】,且听韩洪灵教授及其团队娓娓道来。
01
从共性出发:解析杭州“六小龙”的基本特征
用核心技术打造价值网络的“硬核支撑”
杭州“六小龙”为何能在全球技术浪潮中脱颖而出?答案藏在它们的核心技术壁垒中。宇树科技通过全产业链自研自产模式,实现了90%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强脑科技则凭借660余项脑机接口专利,成为国内该领域专利数量最多的公司。可见,这些企业通过垂直式技术突破,构建了难以复制的非对称竞争优势。
当然,技术领先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靠持续的研发投入。群核科技每年投入巨资优化实时渲染引擎,历经四次版本迭代,最新启真3.5实现了云端实时渲染与写实级渲染。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不仅强化了技术护城河,也为企业的长期竞争力提供了保障。
技术的价值不仅在于突破,更在于延展。深度求索通过模型蒸馏技术,将DeepSeek-R1模型的知识迁移至开源模型,实现了技术的低成本适配。宇树科技与科大讯飞合作打造机器人超脑平台,推动AI+机器人技术的标准化落地通过技术可扩展性,它们形成了独特的生态价值网络。
让制度红利成为创新效率的“加速引擎”
杭州“六小龙”的崛起离不开杭州市政府的“服务型政府”体系。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数字化政务平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知识产权申请周期大幅缩短。政府还通过“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开放城市管理、医疗、交通等公共场景作为技术试验场,直接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作为企业创新的助推器,浙江省的政策补贴也实现了“精准滴灌”。例如,浙江省对首次认定的科技“小巨人”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优先推荐其承担重点研发项目。强脑科技就入选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得政策红利与资本注入。深度求索、宇树科技等企业通过“政府引导基金+社会资本”模式,放大了资金效能,为持续创新提供了保障。
通过社会关注实现品牌的“价值溢价”
还记得春晚舞台上,宇树科技的机器狗表演“扭秧歌”吗?经互联网传播,相关视频播放量破亿,直接拉动产品销量增长。而游戏科学的《黑神话:悟空》与传统文化IP联动,不仅引发了国民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情感共鸣,也吸引了大量海外玩家。跨界传播和故事化叙事在提升品牌知名度的同时,也为企业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
除了产品的讨论热度,杭州“六小龙”也通过绑定名校与区域品牌,构建了独特的IP形象。深度求索、群核科技的创始人均为浙江大学校友,强脑科技创始人韩璧丞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此外,杭州连续4年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位列第一,其“服务型政府”形象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背书。
市场环境+产业生态+极致性价比=差异化发展
中国具有庞大的消费市场,这是杭州“六小龙”“得天独厚”的优势。巨大的消费市场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还通过用户反馈加速技术迭代。游戏科学的《黑神话:悟空》上线首日全平台销量超450万份,销售额突破15亿元,在发售三天后,该作的全平台销量超过1000万套,打破中国游戏历史记录。
此外,中国完善的工业体系也为杭州“六小龙”提供了从研发到量产的完整支持。宇树科技的机器狗核心部件90%自主研发,交付周期缩短至45~60天,成本仅为波士顿动力同类产品的10%。云深处科技的“山猫”全地形越野机器人通过国内供应商联合研发,实现了快速量产与低成本。
通过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杭州“六小龙”实现了极致性价比,显著降低了技术应用门槛。深度求索的开发成本仅为600万美元,而OpenAI o1模型成本高达5亿美元。宇树科技的工业版机器狗定价仅为2万元人民币,却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69%的份额。
02
用模型破题:构建企业估值新框架
新科技型企业估值难?三维模型来帮忙
不难发现,以杭州“六小龙”为代表的新型技术企业具有技术属性强、成长路径非线性的特点,传统的估值模型采用的是静态权重假设,已无法满足这类企业的估值需要。怎么解决它们的估值问题?韩洪灵教授及其团队提出了基于生命周期演化的三维估值模型,基于企业的四个成长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动态配置三个维度(经营层、技术层、溢价层)的权重占比。
一方面,该模型能实现量化与定性因子的动态均衡。在经营层量化指标(如收入增速与质量、盈利能力、现金流健康度等)的基础上,纳入技术层的技术估值、溢价层的未来叙事溢价空间等非财务因子(如政策效应、网络价值、媒体关注等),形成“经营定价+技术定价+叙事定价”的多轨框架。另一方面,不同于传统定价模型,该模型强调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的权重差异,有效解决了科技型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因非线性成长导致的估值偏离问题。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演化的三维估值模型
企业“年龄段”不一样?要“分类讨论”
达莫•达兰(Aswath Damodaran)在创新型企业估值中多次提出,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估值的核心驱动力不同。那么,当企业处于不同的“年龄段”时,就需要调整经营层、技术层和溢价层的重要性“占比”。因此,研究团队尝试对杭州“六小龙”进行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进行权重赋值(见下表),如何理解不同阶段对于不同维度的权重分配?
基于生命周期的三维估值模型权重分配
在初创阶段,市场更看重它们的未来可能性。此时的价值判断更应着眼于技术前景和商业故事的可塑性,溢价层的赋分最高。
进入成长期后,估值结构开始向实际运营和核心技术倾斜,技术与商业的协同效应成为关键价值支撑。
当企业进入快速扩张期,资本使用效率成为核心命题。评估重点转向规模效应指标、成本控制能力(属于经营层)和持续的技术投入。
达到成熟阶段的企业,前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财务收益,企业估值则更侧重财务指标,也就是经营层的表现。
杭州“六小龙” 的崛起为新经济领域提供了宝贵范例,韩洪灵教授及其团队为揭示背后的价值创造模式提供了独到见解与创新方法:这不仅是技术突破的胜利,更是制度红利、社会关注与市场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的价值创造逻辑表明,在革命性的AI时代,企业估值已不再是简单的财务模型推演,而是多维价值的动态耦合。“创新驱动发展,研究赋能未来”—— yl23411永利以其卓越的研究实力和务实的学术精神,正为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力量,引领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找准方向、稳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