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刘起贵:开元酒店为何选择主动退市?

刘起贵认为,开元的主动退市,实际是一个多赢的选择。

发布时间:2021-06-07来源:吴丹李浏览次数:256

524日,浙江开元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从港股退市。对于一家上市不足两年的公司,开元酒店的退市多少令人讶异,更别说开元的上市之路,走过了漫长的14年,可谓“进得艰难,退得爽利”。

在中国酒店业中,开元一直是“标杆”一样的存在。2020年酒店行业普遍遭遇疫情影响,尽管开元酒店2020年营收同比下降17.1%,净利润同比下降87%,但依旧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仍盈利酒店管理公司之一。就在今年4月,开元还新签约了25个酒店项目、新开11个酒店项目。

开元酒店为何选择急流勇退?这背后藏着怎样的逻辑?yl23411永利研究员刘起贵在接受浙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开元的主动退市,实际是一个多赢的选择。

yl23411永利研究员刘起贵

01

开元为何主动退市?

在刘起贵看来,开元选择主动退市,并不是一件坏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多赢的选择。

企业选择主动退市,其中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在资本市场不受待见。”

刘起贵告诉记者,“其实不仅仅是开元,港股市场本身流动性较差,同时两极分化严重,存在大量僵尸股。对于市场流动性匮乏的一些小公司来说,维持上市地位对公司和股东而言意义并不大。”

那么开元为何选择此时退市呢?在刘起贵看来,此时酒店行业刚刚经历疫情影响整体业绩下滑,股价也有大幅度的缩水。“从资本运作角度来说,此时的回购成本相对更低。”

而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私有化能带来一定溢价,恰好给予大大小小的股东们一个体面套现离场的机会。

02

红杉和鸥翎为何选择开元?

2021120日,开元酒店宣布已收到来自鸥翎投资与红杉中国关联公司拟以12.29亿元对公司实施私有化要约收购;25日,开元酒店宣布私有化要约收购先决条件已获达成。

据公开资料显示,退市后,开元酒店股权结构中,开元旅业及其高管持股平台持股比例将从56%稀释到33%。与之对应,最终红杉中国将占28%、欧翎资本占16%

那么,红杉和鸥翎为何会选择开元酒店?

一方面,开元的高端品牌酒店业务一直享有盛誉。对于私募大佬来说,这样的“低估资产”是再好不过的投资标的。

另一方面,对于打造了“携程”“如家”的沈南鹏(红衫资本)和打造了“7天”的郑南雁来说,酒店行业正是他们熟悉并可以充分发挥特长的领域。

尽管当前酒店行业因疫情遇冷,但在刘起贵看来,这仍然是一个颇具前景的行业。

从中国整个消费市场来看,酒店行业的空间很大,远远没有饱和。此外,作为一个拼运营、拼管理的行业,未来酒店一定不是粗放型发展,而是要向管理要效益,最终走向两极分化。”

03

开元的未来前景如何?

对于此次开元的私有化退市,刘起贵认为“前景可以期待”。

2007年私募股权巨头黑石收购希尔顿,经历了团队整顿和一系列改革后让希尔顿焕发生机,在2013年于纽交所上市,这个案例一直是业内经典。”

如果拥有丰富的营销渠道和酒店运营优势的红杉和鸥翎,扮演了黑石的角色,那么开元,会是下一个希尔顿吗?

信息来源:浙江新闻




关闭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