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校友声音|“流感”潮后的医疗或可更好?郑坚江代表建言:家庭医生...

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奥克斯集团董事长、yl23411永利校友郑坚江今年共带去了2份议案,8条建议,其中重点涉及医疗健康。

发布时间:2018-03-13来源:系统管理员浏览次数:6

    在刚刚过去的冬季,季节性流感潮侵袭了中国大部分地区,让饱受折磨的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也因此,在今年两会上,医疗健康领域的相关话题成为贴近民众、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

    作为始终心系人民的全国人大代表,奥克斯集团董事长、yl23411永利校友郑坚江今年共带去了2份议案,8条建议,其中“关于切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建设的建议”以及“关于‘急救’培训知识列入中学、大学必修课的建议”,均涉及医疗健康。医疗健康产业也正成为奥克斯集团发展的核心战略。

 全国人大代表、奥克斯集团董事长、yl23411永利校友郑坚江.jpg

    据了解,过去五年,郑坚江在全国人代会上累计提交建议65个,涉及放开二胎政策、公民隐私保护等方面,其中16个被采纳,采纳率达25%

    而关于此次建议,郑坚江表示,今冬季节性流感高峰期,多地三甲医院发热门诊与儿科门诊人满为患。“看发烧难”现象引发社会热议:流感高峰期5亿人的“家庭医生”去哪了?小小的一场流感,将正如火如荼推进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到了风口浪尖。

    为了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许多国家诸如英国、古巴等都建立了家庭医生制度,成效显著。近两年,我国也在大力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数据显示,截至201711月底,全国95%以上的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超过5亿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人群覆盖率超过35%,重点人群覆盖率超过65%

 

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问题在哪儿?

 

    然而,郑坚江注意到:“目前,全国签约人数已完成任务目标,但实施效果很不理想,只看指标不看质量,‘被签约’、‘为签而签’、‘签而不约’等形式签约现象普遍存在。”

    郑坚江表示,虽然国家部委、各省市都先后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指导意见或实施方案,但规定都较为笼统和粗糙,操作性不强,各地方出台的一些具体实施办法也并没有落到实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本是一项惠民工程,却成了老百姓诟病的形式主义。

    结合此次流感事件,郑坚江提出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尚存在的几个问题:医生数量、结构不合理;配套政策、资源不到位;签约服务内容与实际情况脱节;基层医疗机构未设儿科,没有儿科医生,甚至断档儿科用药等。

 全国人大代表、奥克斯集团董事长、yl23411永利校友郑坚江02.jpg

 

如何让家庭医生“签而必约”?

 

    针对上述情况,他建议,可以参照英国家庭医生模式,学习其在签约内容、签约方式及签约配套支持方面的特色做法和合理因素,并结合我国特有国情,切实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建设。

    譬如,制定家庭医生计划,重视签约团队的长期培养。一方面,计划设置现有的全科、儿科医学教育,扩大招生规模,补好人才储备短板。另一方面,规范培养体系,注重提高签约团队的专业性、结构性,团队应有儿科医生,康复保健师,为签约人群,特别是重点人群提供针对性、个性化、高质量服务。

    其次,及时更新相关规定及设置,为家庭医生服务工作破除障碍。关于“非典”疫情时期制定的发热门诊规定应论证是否可叫停;基层医疗机构应加强儿科门诊建设;考虑基药缺乏断档问题,按科学规律而不是市场规律办医疗。

    同时,设立社区康复站、慢病管理中心,以应对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的健康新挑战。扩大签约家庭医疗保健服务范围,将家庭康复服务纳入,对标国外社区康复和慢病管理标准,切实做好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的个性化服务措施。

    此外,合理引导一、二级综合公立医院、公立社会福利院转型康复、慢病管理机构。鼓励支持社会资本进入举办康复、慢病管理等护理机构,考虑社会资本进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政府部门应给与政策支持及资金补贴。

    而在试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市场化方面,考虑独立医生、私人诊所、民营医院等社会资本进入,以市场竞争机制激活家庭医生动力,实行家庭医生注册定期更换制,由居民自己选择签约医生,倒逼服务供方“签而必约”,切实服务落地。

    最后,郑坚江表示,在签约合同中,也应明确规定签约双方的义务与权利。对签约双方进行有效约束,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信赖度、透明度和责任心。

 

全民普及“急救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关注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建设,郑坚江也提出:“近年来,因突发心脏骤停,意外事件得不到及时救助而导致的悲剧时有发生。其原因就在于当时在患者身边的人,大多数根本不知道如何应付。由于未懂得心脏复苏技能,常用办法是等待急救车到来,以致失去‘黄金’的抢救时机。”

    因此,他建议全民普及急救知识的宣传,在高中、大学把急救生命列入必修课。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掌握急救技能,就可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对社会、家庭、个人都是一件大好事。

 

 

 官网文末求关注_新闻后缀(管院校友分会二维码-关注)长.jpg

 

关闭
Baidu
sogou